摘要:12月11-12日,備受關注的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進行最后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 創新、創業、創客三場比賽的一、二、三等獎全部產生。12月12日,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大會。
12月11日,備受關注的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進行最后總決賽,整個決賽氣氛熱烈,場面火爆!
經過激烈角逐, 創新、創業、創客三場比賽的一、二、三等獎全部產生。
12月12日,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大會。
氣氛熱烈,總決賽場面火爆
此次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雙創大賽”)總決賽采取線下路演的形式,規定每個項目團隊有10分鐘講演和5分鐘評委互動時間。來自科研院校、投資機構、行業企業、新聞媒體的評委從5個方面對項目進行評分。10名投資人將在決賽現場向參賽項目發放投資約談卡,獲得約談卡的數量將作為加分項計入項目總分。根據得分排名,最終決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另外,總決賽還現場評選出優勝獎若干名。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

(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玉賀對參賽項目進行點評)
據了解,2016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雙創大賽”)由交通運輸部批準,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中國交通報社、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分為創新、創業、創客三項賽事,獲獎項目將獲得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機會,并被重點推薦為12個聯辦省份“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試點項目。
本屆大賽自今年8月中旬開始接受報名參賽,歷時4個月,經過初評、復賽,各有23支隊伍進入創新大賽總決賽和創業大賽總決賽;創客大賽有6支團隊進入總決賽。三項比賽同時進行,他們將共同角逐年度大獎。
復賽晉級的參賽團隊,經過初賽和復賽的實戰,經驗更加豐富,因此也更加自信。同時,由于接近金字塔頂端,競爭也更加激烈。
經過激烈角逐,最后,三項比賽的一、二、三等獎全部決出。
大賽結束后,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大賽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玉賀與參賽單位代表和大賽評委進行了座談,充分肯定了本屆大賽參賽項目的水平,鼓勵企業緊跟互聯網步伐,不斷創新,從而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為交通運輸創新管理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
媒體聚焦,頒獎大會鼓舞人心
12月12日上午,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大會。出席頒獎大會的領導和嘉賓有: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玉賀,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廣州市番禺區區長陳德俊,以及來自全國12個省的交通運輸廳負責人等。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代表交通運輸部致辭。他表示,今年交通運輸部對大賽給予了更多關注和支持,并將其列入部年度重點宣傳任務。他指出,下一步,交通運輸行業要主動作為,協同行動,繼續聯合辦好大賽,進一步探索實現向“互聯網+交通運輸”全領域的拓展,形成行業“雙創”一盤棋,充分用好大賽這一平臺,構建“互聯網+交通運輸”垂直產業生態圈,共同擦亮中國交通運輸互聯網品牌,使之成為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助推器,成為交通運輸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動運輸服務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代表廣東人民政府致辭,向大賽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大賽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作大賽工作報告。他說,本屆大賽歷時4個月,共有包括35所大專院校、10多個道路運輸百強企業在內1026個項目報名參賽,覆蓋全國25個省(市、區)及新加坡地區,直接參與大賽活動的單位超過3000家,項目涉及客運、物流、航運、軌道交通、停車、修車、學車、車聯網、公路建設、出行與拯救、交通支付、交通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幾個方面50多個細分領域。大賽可謂影響深遠,多項活動都超出預定規模。此外,在我們舉辦大賽的過程中,也吸引了眾多互聯網巨頭以及傳統運輸企業、研究機構等相關單位深度參與,達成一大批合作項目。大賽極大地激發了交通運輸行業的內生動力。他表示,下一步主辦方將與合作單位一起,努力打造,使大賽成為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創業的國家級重要平臺,從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創新發展。
頒獎大會現場,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阿里巴巴、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同推進“互聯網+交通運輸”戰略合作協議,還與廣州港務局、大連海事大學、廣州航運交易所等單位簽署合作協議。中交出行、智網聯運、WinSea商城、網上飛巴士速遞等參賽優秀項目現場與多家投資機構進行簽約。
頒獎大會上,來自廣東、江蘇、云南、貴州、西藏等15個省區發布協同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計劃,共同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致辭)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致辭)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做大賽工作報告)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婧致辭)
(15個省區發布協同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計劃)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齊聯致辭)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胡臣杰致辭)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阿里巴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與紫光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多家投資機構與參賽優秀項目現場簽約)
最后的頒獎環節把整個頒獎大會推向高潮。首先頒發了最具創新突破獎、最富前瞻創意獎、最具社會價值獎、最具市場價值獎、最具突圍意識獎和優秀組織獎。
接著陸續頒發三等獎、二等獎。
最后,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宣布一等獎獲獎名單。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分別為三項比賽的一等獎獲得者頒獎。一等獎一名,獎金10萬元;二等獎2名,各獎5萬元;三等獎2名,各獎3萬元。




(頒獎)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鐘旋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為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獲獎名單:
創新大賽
一等獎:基于互聯網的交通拯救實施方案與出行安全保障平臺
二等獎:廣東省客運SAAS綜合服務平臺、東方驛站——甩掛運輸裝備資源服務平臺
三等獎:網上飛巴士速遞聯網平臺、高速公路通行費移動支付、藍色通道
創業大賽
一等獎:聚電網絡科技——電動汽車充電智能運營平臺
二等獎:智能車載重量信息監控系統、免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
三等獎:英卓墨武士智能車載、檢車無憂、無人車SaaS平臺
創客大賽
一等獎:高溫暴曬下車體恒溫系統—車肺
二等獎:i駕車學車APP、基于開放式平臺的快遞紙箱回收系統
三等獎:“互聯網+”川江載貨滾裝運輸平臺的研究、物暢網(服務于國際鐵路集裝箱物流運輸的電子商務平臺)、“易家網”——農產品供應鏈一體化O2O綜合服務平臺
最后,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宣布,大賽明年將繼續舉辦,并增加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廣東省交通集團作為主辦方。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宣布,大賽明年將繼續舉辦)
大賽促進交通運輸觀念技術創新和項目落地
本屆大賽自9月27日在廣州啟動以來,一直牽動著人們的目光,也引起行業和媒體的持續高度關注,中國交通報等各大媒體紛紛以不同形式進行了報道。
本屆大賽無論從參賽數量還是項目質量上,都超出了上一屆。在復賽及總決賽環節,眾多創投機構傾力關注,對一批優秀項目青睞有加,紛紛投出投資約談卡。而京橋資本更是在比賽開始前,便早早“預定”了創客大賽的優秀團隊。
本屆小谷圍創業大賽——千方杯•互聯網交通運輸融合創業大賽由千方科技冠名承辦,(以下簡稱“創業大賽”)因為與市場接軌更密切,因此“創業大賽”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報名參賽的項目也最多。
正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交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玉賀所說,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迫切需要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基因融入,“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加入和覆蓋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專家、企業家代表、媒體代表等多元化的評審團構成體現了大賽跨界融合、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主旨。因此大賽吸引了數百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創業賽最受熱捧,報名項目占到近4成。創業賽更側重于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達到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目的。
作為三項賽事中創業大賽的承辦方、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婧代表千方科技致辭,她說:大賽的持續健康發展,搭建了一個交通運輸行業發現好項目、品鑒好項目的平臺,提供了一個好項目快速市場化,快速孵化的通路。而大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打通了企業與資本平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用戶、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無障礙溝通通路,為互聯網+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成長環境。最后她表示,千方科技將持續參與大賽各項后續活動,與主辦方一起關注參賽項目的后續發展,發揮企業快速孵化項目優勢,繼續、積極支持大賽的舉辦。
站在評委角度的一點思考
應主辦方之邀,本次大賽,筆者有幸擔任了“創業大賽”的評委。
通過參賽項目團隊的路演和與其他評委的交流,深深感受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相對其他行業,交通領域的創新走在了最前列,互聯網+交通運輸極大地豐富了萬眾創新的內涵,幾乎任何一個跟交通運輸有關的細分市場,都有創業團隊在研究和開拓。此次參賽的許多創業團隊,年輕、自信,對自己的項目和未來充滿了信心。許多項目極具商業價值,一旦與資本成功對接,很有可能快速走向成功,甚至成為行業獨角獸。
而“創業大賽”,恰恰就搭建了這么一個平臺。從這一點來看,在互聯網時代,誰看得更遠,誰就走得更遠。而傳統企業,如果不能跟上創新的步伐,必將被市場拋棄。正如大賽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在與參賽單位代表座談時打的一個形象生動的比仿:今天的客運行業,面向的客戶群體已經不再是60后、70后,而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們是拿著手機出行的一代,而不是背著大包小包行李追趕班車的一代。因此,傳統運輸企業必須創新,否則就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環境。
本次大賽總決賽的評委包括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等。通過參賽尤其是獲獎,許多參賽項目和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并吸引投資機構主動找上門來合作。大賽成為打通企業和政府、企業和用戶、企業和投資機構、企業和企業之間無障礙溝通和資源對接的平臺。這可以說是本次大賽最大的收獲。
站在媒體角度的一點思考
作為一名致力于智能交通行業的媒體人,筆者也一直在觀察和思考近年交通運輸領域不斷涌現出的創新和成功案例,幾乎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是因為找準了市場和切入點,因此創造了奇跡。
交通運輸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無論是市場空間還是發展前景,都是誘人的,創新也是無止境的。“雙創大賽”的火爆,折射出交通領域創新所蘊藏的巨大能量。
千方科技近年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布局互聯網+交通出行和車聯網市場,此次獨家冠名并全程參與承辦大賽,可以說不但為大賽本身,也為互聯網交通運輸融合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雙創大賽”已經成為驅動交通運輸行業創新發展的巨大引擎,必將掀起交通運輸行業新一輪的創新熱潮。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三到五年內,互聯網+交通還將會不斷有奇跡出現。讓我們共同期待。
“雙創大賽”已經成功舉辦兩屆,影響力迅速上升,可以說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近年,交通運輸領域的互聯網創新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創造了無數個奇跡,極大地豐富了萬眾創新的內涵,如果把萬眾創新比作是一場馬拉松,交通運輸互聯網創新就是這場馬拉松的領跑者。
筆者認為,“雙創大賽”的規格應當進一步提升,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使大賽成為驅動交通運輸行業創新的國家級重要平臺,從而引領和推動智能交通行業創新發展。
版權聲明:任何媒體轉載(包括紙質媒體和網絡、微信),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智能交通網”,并署作者名。否則將視為侵權,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