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銘記2016,《中國公共安全》雜志、中國智能交通網評選出“2016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新聞”。讓我們共同見證“智能交通·2016”。
一.智能交通行業掀起并購潮
6月24日,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簽訂《關于轉讓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84.86%股權之股權轉讓協議》,7月25日完成股權交割,高新興以1.484億元價格受讓中興智聯84.86%股權,中興智聯成為高新興控股子公司。
8月31日,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擬出資7696萬元,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的方式,取得廣東方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11月28日,宇視科技與北京千方科技集團簽署股份轉換協議,進行股份轉換與重組。股份轉換后,宇視仍然堅持原有的業務發展方向、戰略、團隊獨立運作,不發生任何改變。此次合作,在安防和智通交通兩個行業引起極大震動。
12月3日,航天科工一院并購江蘇大為科技。
這表明,智能交通行業的并購潮正在涌起,智能交通行業也開始進入資本整合階段。
二.智能交通企業扎堆登陸新三板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共有近20家優秀成長性智能交通企業登陸新三板。在新三板上市速度不斷加快的同時,門檻也越來越低。甚至有人驚呼,新三板上市太濫了,不值錢了!
但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巨頭卻十分看好并豪賭新三板。山東興民智通發布公告擬豪擲28.25億元,要一口氣收購包括凱立德在內的3家新三板公司,震驚整個新三板。中興通訊更是大手筆布局新三板,除了將旗下業務直接分拆掛牌新三板外,還通過旗下的投資公司悄然投資三聯交通等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三.網約車取得合法地位,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被質疑壟斷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發布《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網約車的合法地位正式獲得明確。方案同時還規定,網約車實行“一城一策”。此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細則,一些城市因細則過于嚴苛,引起不小的爭議。
網約車宣布合法后的第四天即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并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股東。
滴滴和優步中國,是網約車市場上的兩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網約車合法化的“靴子”剛一落地,這兩個“死對頭”就以最快的速度聯姻。可見網約車合法化對網約車市場的推動和積極影響。他們的“聯姻”,也引起市場壟斷的一片擔憂。
四.發改委、交通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
為促進交通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交通智能化發展,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8月5日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 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這是我國第一次就智能交通發布的總體框架和實施方案,體現了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國ITS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實施方案》還列出了27項“互聯網+”便捷交通重點示范項目,這些項目將成為未來五到十年我國智能交通建設的重點項目。
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的推動下,我國智能交通將真正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圍繞智能交通應用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為相關行業帶來千億元市場商機。
五.共享單車上演資本瘋狂戰
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炙手可熱,資本競相追逐。截止12月20日,摩拜、OFO、小鳴、優拜4家共享單車平臺累計完成了15輪融資。目前國內共享單車市場共有17家玩家、20+投資機構、18億元現金、10座城市、30萬輛單車規模。
由于進入門檻不高,目前共享單車明顯呈現資源驅動和資本驅動的模式,各玩家基本都處于燒錢階段,還沒有出現好的盈利模式。
六.ETCP獲15.5億元B輪融資,云停車市場再升溫
未來云停車市場是“一家獨大”還是“一超多強”?在6月18日舉行的“2016第二屆中國云停車產業發展論壇”上,ETCP董事長譚龍與國內另一家云停車龍頭企業安居寶副總經理黃小金則當眾發起賭約:“兩年后,誰將坐穩中國智慧停車行業的頭把交椅”,雙方將賭約定為1000萬元人民幣。這是云停車行業首次“約賭”。這一“賭”,再次攪熱云停車市場。
8月1日,ETCP與萬達飛凡達成戰略合作,并宣布完成B輪融資。10月,ETCP董事長譚龍對外公布,此次融資數額15.5億元。這是繼2015年6月ETCP一舉拿到5200萬美元A輪融資并創下停車類創業公司最大單筆融資之后創造的又一次融資神話。
A輪加上這次B輪融資, ETCP累計融資已近20億人民幣。
除ETCP外,2016年杭州立方控股、停簡單、停車百事通、喜泊客等也都獲得了不菲的融資。云停車市場再升溫。
七.世界交通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7月11日-15日,第十四屆世界交通大會在上海同濟大學召開,這是世界交通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150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交通領域專家學者,圍繞當前全球交通研究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大會共舉行了近300場學術報告會、學術壁報會和20-30場的專題研討會。世界交通大會是由世界交通研究會主辦的全球性學術交流會議,自1977年開始每三年在世界范圍內選擇那些在交通科學研究、技術進步、人才培養等方面很有特點的國家舉辦。
八.四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智能交通上市部落再添新軍
2016年,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深圳市路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最近幾年,主板和創業板上市越來越難,四家智能交通企業成功上市,讓智能交通上市部落再添新軍。他們的上市,再次彰顯出智能交通行業的景氣度。
九.首批汽車電子標識開始在無錫、深圳試點安裝應用
1月20日,全國首批汽車電子標識開始在無錫市安裝啟用,并在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舉行了啟動儀式。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部分警車、出租車上進行了汽車電子標識現場安裝。2月26日,深圳市正式啟動汽車電子標識安裝和應用工作,計劃于4月30日前分批完成20萬輛車輛的免費安裝工作。12月21日,深圳市交警局聯合市交委基本完成了全市近1.7萬輛出租車汽車電子標識的安裝工作。
與原計劃相比,無錫、深圳、北京三個試點城市盡管安裝工作進度都較緩慢,但仍可視為“破冰”之舉。無錫、深圳試點安裝,標志著全國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汽車“電子車牌”時代即將到來。
十.2016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名單權威發布,89家企業躋身億元陣營
在2016第五屆深圳國際智能交通與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展覽會上,“2016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名單”權威發布,89家智能交通企業躋身中國智能交通“億元陣營”,比上年增加16家。
89家企業中,上市公司有34家(包括新三板)。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占35家,居首位。其次是北京16家,江蘇12家,浙江7家,上海5家,安徽5家。如果以城市劃分,深圳億元級智能交通企業共24家,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16家,廣州11家,南京7家,杭州6家,上海5家,合肥4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名)